陕西好网民“县”在进行时丨旧厂房变“新名片” 鄠邑“土锤咖啡”变身乡村新风景

西部网 2023-09-08 18:53:30

参观团走进鄠邑区“土锤咖啡”

西部网讯(记者 苏静萌)今天(9月8日),2023陕西好网民“县”在进行时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举行。仪式结束后,陕西专家学者、青年“乡创客”代表,陕西好网民代表等走进鄠邑区“土锤咖啡”,从这里了解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的别样融合。


(资料图片)

秦岭脚下,一幢白墙土瓦的咖啡厅坐落在鄠邑区栗峪口村的乡间小路上,人们喝着咖啡,吹着微风,眺望着远处的绵绵山脉。一年前,这个废弃石粉厂还破烂不堪;如今却摇身变成“土锤咖啡”的地标店,每周能接待客人2000+,每月接待客人10000+,慕名“打卡”的客人络绎不绝,变成了鄠邑区的一张新名片。

让“嫂子们”成为咖啡拉花大师

走进咖啡馆的室外小院,稻草屋顶、藤编座椅和点缀其间的绿植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,而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和标语更是将“文艺范”拉满。这家位于鄠邑区栗峪口村的“土锤咖啡”馆,是“乡村会客厅”项目的一部分。

参观团走进鄠邑区“土锤咖啡”

项目建造者王绘婷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,是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生。2019年,王绘婷相中了栗峪口村的这片乡土,用了近半年时间改造装修,从而落成了这座集咖啡、餐饮、书屋、文创展销、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。

醪糟咖啡、油泼意面、韭菜鸡蛋披萨、凉鱼美式、臊子三明治、户太八号葡萄意式咖啡……“土锤咖啡”的菜品五花八门,创意十足,而这些咖啡、菜品全部都出自村里的“嫂子”之手。

参观团走进鄠邑区“土锤咖啡”

“嫂子”是王绘婷对吧台做餐员工的一种亲切称呼,她们都是栗峪口村的村民,平均年龄40岁。来这里之前,她们从来没有喝过咖啡;而现在,她们能喝出咖啡豆是哪里生产的,哪些咖啡豆有酒香,哪些有花香。“一般的咖啡师都非常年轻,而土锤咖啡就是要打破标准化,让咖啡师不被定义,乡村的‘嫂子们’也能成为咖啡拉花大师。”王绘婷说。

此外,乡村会客厅还是村民们观影、民俗自乐的惬意一隅,将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、规范秩序,与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美学、创新文化相结合,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的同时,也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。“我们的目标是,以一个会客厅激活一个乡村。”王绘婷说。

留住这些“乡创客”

“我以前一直以为咖啡在农村是没有销路、没有市场的。“土锤咖啡”馆生意这么火爆,真的超出我的想象。”“土锤咖啡”的成功,让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更有信心,也更有底气,也让这位村支书打开了发展思路,更新了自我观念。

随着“土锤咖啡”火爆网络,也激活了栗峪口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“乡创客”在这里创业在这里生活。为了留住像王绘婷一样的“乡创客”们,鄠邑区先后出台《鄂邑区人才服务直通车管理办法》《文化和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扶持措施》等返乡人才保障制度,让人才来得了、住得下、留得住。

参观团走进鄠邑区“土锤咖啡”

在栗峪口村,王绘婷认识了很多像她一样对乡村有情怀、有梦想的创业者们,他们聚在一起交流合作,碰撞思想,赋予乡村更多可能性。为了扩大影响力与规模,王绘婷又与团队共同打造出“剪鸭村”这一新品牌,目的是将更多有意向在乡村创业的青年们聚集在一起,形成集群,形成合力,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绽放风采。“我们计划将‘剪鸭村’品牌下的各个村子打造成一个释放压力的地方。”

王利军告诉记者,在咖啡馆的引流下,目前已有12位热爱乡村的年轻人,参与到这里的乡村建设项目。“未来,我们将把会客厅打造成为集栗峪口村游客服务、村民在地创业、农创文创产品销售、游客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服务平台,宠物乐园、酒吧、茶餐厅、文创生活节、临书展、摄影展等活动都即将这里开启。”王利军说。

标签: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亚太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